以下是关于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https://www.12377.cn) 的详细介绍:
平台概览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是由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网信办) 主管的官方举报平台,成立于2014年,旨在维护网络清朗空间,受理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其覆盖范围包括网站、App、直播、论坛、自媒体等各类网络平台。
核心功能与特色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 举报范围:
- 违法信息:暴恐、色情、诈骗、网络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谣言等。
- 不良信息:网络暴力、“标题党”、低俗内容、虚假广告、违规采编新闻等。
- 举报方式:支持实名或匿名提交(实名优先处理),需提供具体链接、截图或文字描述。
- 重点专项举报入口
- 分类处理:
- 网络谣言专项:针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歪曲历史等行为。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举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的不良内容。
-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如整治“饭圈”乱象、直播乱象等阶段性重点任务。
- 举报结果反馈
- 举报提交后,工作人员会核实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视情况通过平台消息或短信告知进展。
- 普法宣传与警示教育
- 公示典型案例(如网络诈骗手法、谣言澄清),提供防骗指南和法律法规解读。
适用场景
- 个人用户:
- 遭遇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网暴骚扰。
- 发现社交平台传播谣言、色情信息。
- 企业机构:
- 企业品牌遭仿冒或商业诋毁。
- 网站或App内容被恶意篡改、植入非法链接。
- 网络内容生产者:
使用流程
- 访问网站:进入官网(需注意域名正确性,谨防仿冒)。
- 选择举报类型:点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选择具体分类(如“政治类”“暴恐类”“诈骗类”等)。
- 填写信息:
- 必填项:被举报内容的具体网址、标题、所属平台(如微博、微信)、举报理由。
- 选填项:上传截图、视频等证据(提高举报成功率)。
- 提交与跟踪:获取举报查询编码,可登录账户查看处理进度(处理时间通常为3-15个工作日)。
注意事项
- 举报有效性:
- 需提供完整证据链,如被举报页面链接、关键内容截图,模糊描述可能导致无法受理。
- 恶意举报或捏造事实者可能被追责。
- 管辖范围:
- 仅受理境内互联网平台内容,境外网站内容需通过其他渠道反映。
- 紧急情况处理:
- 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网络诈骗、暴力恐怖信息等,建议同步拨打110报警。
关联平台与扩展功能
- 移动端服务:
- 官网适配手机浏览器,支持一键分享举报链接至微信/QQ。
- 协同治理网络:
- 与公安、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数据互通,形成跨部门联合处置机制。
- 其他官方举报渠道: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垃圾短信、骚扰电话)。
- 12315平台(消费欺诈)。
社会意义与成效
- 截至2023年底,平台年均受理举报超千万件,推动下架违规App、关闭非法网站数万个,为净化网络生态发挥关键作用。
- 联合主要互联网企业(如腾讯、字节跳动)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强化行业自律。
温馨提示
- 举报前准备:建议使用浏览器的“网页存档”功能固定证据,避免被举报方删除内容。
- 隐私保护:平台承诺不泄露举报人信息(匿名举报无需填写个人资料)。
- 教育为先:普通网民可通过平台学习《网络安全法》等法规,避免因无知触法。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是公民参与网络治理的重要工具,鼓励用户在发现有害信息时积极行使监督权,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